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滤镜加慢门=没人”,哈哈真逗,笛卡尔积来答问题吗?
UV+慢门,cpl+慢门,渐变镜+慢门,nd+慢门,色彩滤镜+慢门,柔光镜+慢门,星光镜+慢门。。。。=没人?
1、是要问当前光照环境已经出慢门了要加个啥滤镜能有等于没人呢。
2、还是说当前光照环境出不了慢门用啥滤镜能出没人效果?
到底老哥要问啥啊?给点逻辑呗。
去年我拍摄厦门鼓浪屿街巷系列图集,取名《回家的路》,共三集84张,照片都是傍晚路灯亮起后1小时内拍摄,突显主题“点点灯光引领你回家的路”。众所周知,鼓浪屿是著名旅游胜地,每天从早到晚游人如织,满街是摩肩接踵的行人,而我的图集是要呈现上世纪鼓浪屿优雅宁静的街巷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用“滤镜+慢门=没人”的拍摄手法。这里的滤镜指的是减光镜(ND镜)或中灰渐变镜(GND镜),拍摄时三脚架和快门线是必备的,一般爆光时间大于20秒,镜头前的人流必须移动的(行走中),站立的人是无法隐身在拍摄的照片中 。系列照片的基本参数如下:曝光模式Manual, 测光模式Multi-segment, 光圈9.0-22.0,快门20-30秒,ISO100,焦距18.0mm,白平衡Auto
以下是图集的几张照片,部分图片还依稀看到人影,总体效果还行。
准确的说法是减光镜➕慢门=没人。利用减光镜的见光效果增加曝光时间,当曝光时间足够长,移动的物体运动的人就会不能定格在照片里,也就是消失的效果。适合拍摄街头或旅游景点,人比较多,但又想拍摄没人空镜头的情况下,这样是一个办法。还有就是定格景物或主体人物,由于主体不动,其他运动的消失,就把主题凸显出来,不至于淹没在茫茫人海!
从我的拍摄体会而言,滤镜十慢门适合光线比较好的时候,为把水流拍成棉絮状,而由于环境光线太亮,无法达到所需要的慢门速度时需加减光滤镜(一定要三角架)。如要拍天上流动的云彩,加滤镜和减光镜,可以是蓝天白云更蓝更白,且有动感。
我的理解是,大多用于景区拍摄,或者城市建筑。首先我们要尊重所有人。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再说滤镜组合效果。我用的nd加gnd加cpl至于作用就不赘述了。当然根据场合混合或者单独用。而且拍摄时间也起相当大的影响。
苹果原相机中海边滤镜是一种非常适合拍摄海滩、海岸线等场景的滤镜。以下是调整海边滤镜的步骤:
1. 打开相机应用程序,选择照片模式。
2. 在拍摄前,点击屏幕上方的三个圆圈图标,即可进入滤镜选项。
3. 向左或向右滑动,找到海边滤镜。该滤镜通常位于最右侧。
4. 点击海边滤镜,即可应用到照片中。
5.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调整滤镜效果,可以点击屏幕上方的“编辑”按钮,然后选择“滤镜”选项。在滤镜页面中,您可以滑动屏幕左右来调整滤镜的强度大小。
6. 您还可以调整其他参数,如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点击“编辑”按钮,然后在滤镜页面上方选择“调整”选项,即可进行操作。
7. 调整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完成”按钮,即可保存您的编辑结果。
注意:滤镜的效果会因照片的曝光、光线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照片的光线、色彩等方面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滤镜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拍摄前,您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光线、色彩的均衡和稳定,以获得最佳的海边滤镜效果。
1 通过在相机App中选择“滤镜”功能,可对海边拍摄的苹果原相机图片进行调滤镜。
2 选择适合海边场景的滤镜,例如蓝天白云的“实景蓝”、“实景天蓝”或增强色彩的“鲜艳”、“鲜艳暖”等,可以让拍摄的照片更加生动、饱满。
3 此外,还可以在选择滤镜之前对照片进行一些编辑,例如剪裁、调整亮度、饱和度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海边景色的美感
回答如下:苹果海边***调滤镜的方法如下:
1. 打开***编辑软件,如iMovie、Final Cut Pro等。
2. 导入***素材。
3. 在***编辑界面中找到“滤镜”选项,选择想要的滤镜。
4. 调整滤镜的参数,如色调、饱和度、亮度等。
5. 预览调整后的效果,如果不满意,可以继续调整滤镜参数。
6. 确认滤镜调整后,保存***素材。
日出日落,是摄影师最爱拍摄的重要题材之一,但要拍摄出优质的图片,必须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拍摄技能的合理运用,方可如愿以偿。
一是选好拍摄时间。春夏秋冬的日出日落,差别比较大,春秋季节,早晚日光色温和光照强度适中,拍摄日出日落可选择时段比较长,日出后和日落前一个半小时内均可拍摄。冬季日照较短,可拍摄的时长也较短,可能半个小时后斜阳就没有了光芒。
夏季日照时间长,但与冬季相反,日出比较柔和的光照时间较短,一个小时后拍摄就容易过曝,而日落前可拍照时段较长,可多视角多机位从容拍摄。在没有滤镜的情况,多根据季节特点,提前做好拍摄准备工作。
二是用好拍摄测光。日出日落时,在一天内的光量中,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日晕部分比其它地方亮度要大得多,在无滤镜时拍摄,如果用平均包围式测光模式,很容易太阳周围过曝,最好视季节减少几档曝光量进行拍摄,即“宁欠勿过”。
尤其是在夏季临水拍摄日落时,时间较晚时光线仍然比较强,更要注意过曝的问题,逆光拍摄尽管不要正对太阳,否则要么眩光严重,要么欠曝过曝,影响图片质量。
三是调好拍摄色调。色温选择,是日出日落的一个关键参数,特别是直出照片时,WB应尽量多用暖色调,即选择闪光灯模式,或者晴天自动模式,手动设定即3000K左右为宜。
当然,黄昏时分,没有滤镜也可以拍摄出冷色调的图片,可能会别有一番韵味。但冷色调拍摄一定要谨慎使用,稍不注意,就没有了日出日落的特色,必须要是因时因地而为。
四是定好拍摄光圈。没有滤镜,通光量相对较大,拍摄时可用较光圈(F值相反),这样不容易过爆,由于景深较大,前景的景物也可比较清晰地与日晕相衬,多一些故事感。
如果是远距离非正面拍摄云海日照,或者日落时雪景,更应用F11左右的光圈,确保远近景都比较空旷大气,气势磅礴。但在这样环境中拍摄,由于进光量比较小,必要时应使用三脚架,防止因曝光时间较长而照片模糊的问题出现。(昌斌视觉,图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
不用滤镜,如何拍摄日落日出醉人的景色?
对于日出日落的拍摄而言,首先,我更偏向于去表达日出日落前后冷暖色调的交融和冲突,因为日象征着温暖和希望,夜象征着寒冷和孤寂,日出日落就是二者交替更迭的时刻,所以我希望在色调上有冲突、对比和交融。其次,我想表现日出的层次感,通过远山远景的层次堆叠,表现太阳的远和壮美。
拍摄日出是一定要等待的,我觉得最好的拍摄时机是太阳刚出来,还没有完全绽放光芒的时候,这时候的光线还不是很刺眼,无论是表现太阳的轮廓还是氛围,都是比较好的时机。
日出的时候光线一般都是金***的,整个场景的光比比较大,氛围也比较单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期来进行调整。
这是RAW格式拍摄的原片,整个画面反差太大,也没有细节。
通过后期调整后:
首先先将这张照片导入到PS的ACR插件中进行调整:
1、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白平衡,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色调和氛围的变化。
白平衡:日光,色温数值5500
白平衡:白炽灯,色温数值2850
日出后一个小时、日落前一个小时拍摄,光线柔和、光线照射角度低、天空云彩的色彩绚丽是最好的拍摄时刻。光圈调在f/8至f/16之间。感光度50-200。测光时可以对着夕阳上方进行测光,并且增加1-1.5EV的曝光补偿,拍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使用遮光罩。如果能使用三脚架,则尽量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
日出日落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拍摄题材,今天详细地说一下这事,哈哈。
日出日落,最能吸引人的是浓郁的暖色调。想让色调浓郁起来,就要曝光准确。但日出日落最大难题就是大光比,拍这种大光比,有用HDR,有用渐变镜的,便题主说的是不用滤镜,我也不习惯用滤镜,正合我意。
先看一张照片:
太阳马上就要落下,但天空还是很亮,与前景里的礁石相比,那光比大了去了,以天空为准,礁石会黑的一踏糊涂;以礁石为准,天空又会惨白一片。那怎么办?为了保证后期的压暗和提亮不用调整太多(调整太多会影响画质),我们分别以天空和礁石拍两张照片:
以礁石为准曝光,前景礁石基本正常,天空没了层次,更没了日落的氛围。
以天空为准曝光。天空基本正常,礁石太暗。
下载电脑后,将两张照片用PS打开(如果是RAW格式,需要在Camera里调整,再进入PS)。分别对这两张照片进行调整,以礁石为准曝光的,主要以礁石为主调整,不用管天空如何;以天空曝光的,主要以天空为主调整,包括曝光和色调等,不用管礁石有多“黑”。
河东大地老师说的非常好,那么没有在绿军的一个情况下的话呢,拍日出日落,最主要的话呢就是控制曝光,如果说你想要把它拍出来,像你想象中的okay,要要在优化设置里面,比如说色彩的润度饱和度,呃,然后呢,你都先用的把它调高就可以了,这个的话呢,一般不建议调,因为许多老师都讲建议都是在零或者降一点,因为便于后期的一个调试,如果说您注重于钱,前期不注重于后期,那么您把这些对比度饱和度,锐度都往上面增加一个档,1.5个档就可以,这样的话呢,拍出来呃其他地震度情况下的话呢,拍出来所有的照片要鲜艳的多而且要好的多,最关键的话呢,还是掌握好曝光光圈的话呢,根据你所看到的景物。所看到的景物来选择你自己的光圈,一般情况下拍风光照片都是在8到13为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1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