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同时也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偏北的一个省份,因其境内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省。不过,黑龙江这个名字又是因《辽史》的记载而得名的。
那么在更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哪个诸侯国呢?事实上,黑龙江省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孕育出一个完整的古国,只有古老的先民和部落。
在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偏北的是位于河北的燕国。可是燕国经过公元前3世纪时期的“拓地千里”,也才刚刚触及辽东地区(辽宁)而已,更别说是遥远的黑龙江地区了。因此,位置更偏北的黑龙江省在当时不属于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国家。
尽管不属于战国七雄中任何一个国家,但黑龙江省却很早就有自己的文明。因为早在商周时期,黑龙江境内就出现了大量的先民,后来又逐渐形成了东胡、貊和肃慎等三大族系,这是黑龙江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三个民族。
奔腾不息的黑龙江水孕育出了古老的肃慎文明。根据《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载,肃慎人是最早出现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早于东胡和貊。肃慎人是春秋战国时代黑龙江地区东部先民,活跃于今天的牡丹江中游一带。虽然他们的文明程度尚且不如中原方向先进,但却为开发东北地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从古籍的记载来看,中原人也知道肃慎人的存在。
《史记》还有一段记载是说:东胡人是乌丸、鲜卑的祖先,他们游牧于匈奴人的东边。因此,东胡人的活动地域包涵了今天的内蒙古东部到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山脉一带,是以***和游牧为业的民族。
在春秋战国时期,东胡人已经形成了氏族和部落,并与战国七雄中的燕国爆发过战争。后来匈奴强大起来,消灭了东胡的主体。剩下的东胡人继续在大兴安岭生存,经过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了后来威震南北朝的鲜卑人。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黑龙江省境内只有古老的民族和部落,并没有孕育出古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东北古国是夫余国(扶余国)。
夫余国在赵国时期还没有出现,是到了秦汉时期才由夫余人所建立,主要活动范围也在吉林和辽宁一带,并不在黑龙江省境内。
据《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
很多人都觉得东北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所以,出现人类活动的时间非常晚。其实,东北地区出现人类活动的时间和中原地区一样悠久,特别是东北的红山文化,是我国文明的重要发源之一。
就专家们对东北地区的考古研究已经发现,这里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国家的雏形,只不过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东北地区就是女***和后来满族人的发源地,事实上,从东北地区发源的我国少数民族非常多,还有肃慎、东胡、匈奴、乌桓、高句丽,契丹、蒙古等等。
那既然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这么悠久,民族如此之多,那么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什么情况呢?
在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吉林的小部分地区,在当年是属于燕国的,而吉林的其他地区和黑龙江地区则一直都由一些少数民族统治。
准确的说,当时除了南部由燕国统治的地区之外,剩下的东北地区其实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主要生活着东胡、貊和肃慎三大民族,以及一些小的民族部落。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这三大民族中,肃慎族是黑龙江地区东部的老百姓,也是三大民族中最发达的一个,主要活跃在牡丹江一带,虽然和中原文明比起来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肃慎族对东北地区的发展却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对肃慎的记载之外,《史记》中还有对东胡的记载,称东胡人是后来鲜卑族和乌丸族的祖先,他们一直都在黑龙江的西部和内蒙古的东部生活,主要位置是大兴安岭山脉一带,生活习惯和匈奴人非常相似,以游牧为主。
在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族的内部已经有了相对规模化的氏族和部落出现,这让他们产生了对外扩张的欲望,特别是和燕国爆发过多次战争,给燕国的国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后来西边的匈奴人强大了起来,东胡人便被匈奴消灭了,东胡人的领地被匈奴所占领,剩下的东胡人继续在这里生活,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之后,东胡人演变成了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人。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除了燕国统治的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并没有出现过具体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主要以民族、部落为主。东北地区其实除燕国外,最古老的国家是扶余国,而扶余国是在秦国统一全国以后建立起来的。
看了下边的回答,都特别复杂,估计99%的人,也看不懂,更不感兴趣,我来回答一个简单的,你马上就明白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在战国时,归哪个国家管了:
第一,战国时期,现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格局。
当时,这个地盘,就是大周王朝,然后,形成了大周王朝衰弱,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称霸,南有百越国,北有东胡和匈奴,这样的态势。
这,就是当时的天下。
其他国家,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这些国家的附庸国,不提,也罢。
第二,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三省当时的所在。
大至是,燕国占了55%,赵国占了15%,东胡和匈奴占了30%左右。
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在西周和东周前前程是有诸侯国的,但春秋战国时代一拉开帷幕,七国争霸,就被分割了。
而且,燕国在七国中,是最弱的,几乎没有存在感。如果不是荆轲刺秦的故事广为流传,恐怕都没人会提到它。
现在,对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在战国时期的情况,很清晰很简单明了了吧。我觉得啊,解决历史问题,是让人清晰的,别回答完了,还云里雾里,那就误人子弟了。
黑龙江,是我国最东北的一个省份,因为黑龙江河流的经过而闻名,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交界之地,而黑龙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那在战国时期的黑龙江是由谁来统治呢?
在战国时期,因为黑龙江地处位置偏远,与中原地区有较大的距离,于是那时候的统治者并未进攻到这里,即便最为偏远的燕国也仅仅是攻占到辽东半岛,所以地处更加偏远的黑龙江当时由少数民族统治,而这里的少数民族就是:东胡、肃慎、秽貊三个少数民族。我们来一一介绍一下。
东胡:
东胡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名族,是大伏羲后裔和胡人的结合后的称呼,从商代起开始开始形成自己的名族,而东胡最开始并不生活在黑龙江地界,他们主要在内蒙古和辽宁一代,与战国时期的燕赵两国接壤,与两国经常发生摩擦,而在战国时期是东胡最强盛时期,有“控弦之士二十万”的称号,可见其实力,但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经常南下掠夺燕赵之地,虽然互有胜负,但最终被燕赵两国击败,后退至大兴安岭山脉地区。
肃慎:
肃慎是东北最早的居民,也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是现在满族的祖先。虽然不知道肃慎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东北的,但是传说舜时期就与中原有了来往,禹定***之时,周边各族来朝,其中就有肃慎。肃慎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是盘踞在黑龙江的重要部落,而且其族人能征善战,弓箭技术了得,但是春秋战国时始终对中原是臣服状态,并无相争。
秽貊:
秽貊也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古老游牧民族,起初秽和貊是两个民族,后来合并成一个民族,在夏商时期形成自己的领域,主要在松花江流域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在西周初期,臣服于西周,春秋时期齐桓公对秽貊发动过战争,在战国时期秽貊开始从事农业和渔业,渐渐的发展起来,并在后来在东北建立了扶余和高句丽***,从而与女真部落也进行了融合,成为了女真部落的组成之一。
这三个民族就是东北古老的三大民族,可以说在战国时期就是这三个民族形成了对黑龙江的统治,并形成了黑龙江的历史,可以说虽然黑龙江远离中原地区,随着统治者的领域扩大,黑龙江也在唐朝时期进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1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