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云南,可以说是走遍云南。我家住攀枝花,爱人是云南的,去云南十分便利。
原来觉得云南很美,甚至在旅游方面十分的好,全国第一。现在也常去,体验差多了。为此有人总结,原来西南是云贵川,现在刚好掉个头,变成川贵云了。
如何评价,我认为主要为四个方面吧。
第一,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第一次云南是1988年,去了大理和云南玉溪。那个时候,洱海惊天下,通海秀山特美丽。
后来到云南世博会,我觉的让云南旅游达到了高峰。云南惊喜世界,世博会太美了。
云南和海南、陕西一样旅游***及其丰富,但是负面新闻同样不少,动不动就把大量的钱投入到开发新产品,而没有加大对自己的拳头产品、成熟产品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处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让每一个来的人成为他们的宣传员、播种机,而是多有短视行为,无所作为,这样的下场就是逐渐被市场淘汰,被消费者抛弃,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没有旅游***禀赋差的地方,只有禀赋差的负责规划、设计、宣传的人!
现在国内的交通已经越来越发达,人们也越来越有闲余的钱用来旅游,只要是有特色的、宣传到位的景点,就算要攀山涉水人们也会络绎不绝的来。
何谓有特色?找清定位,做到极致!是自然景点还是人文景点?是现代风格、西方风格还是原始风格?然后把景点、周边、食宿都遵循这个风格来设计,把同一个风格做到极致。
宣传的手段更多了,但是一定要做到多渠道、同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宣传。找专业的人设计好统一的宣传文案,请各个旅游、资讯平台上的旅游达人、网红来走走,谢谢心得攻略、拍拍视频、直播。这样想不火都难。
思想解放天地宽,不是没有而是缺少发现,“无中生有”有别样风景。
很抱歉,你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诚然,一个地区旅游***的多与少,那确实是大自然的造化和恩赐,但是,这并不表明旅游***禀赋差的地区,就不能发展旅游业。思想解放的程度,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笔者相邻的河南省方城县,原本没有多少旅游***,但是,该县的决策者不这么着。近年来,他们靠“无中生有”,硬是造出了象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等炒的火热的旅游风景区。
照他们的说话,他们仅是借“风”(附近有风力发电厂)造景。他们按照四季变化分类打造观赏主题,做到移步换景、四季花开,可谓山上风车林立,山下花木争芳斗艳、风车、风味、风趣等融为一体,风情独特,美其名曰:一个看“风”的景区,也因此诙谐取名“风情”植物园。现今方城的旅游业早已风生水起,名声在外。
思路一变天地宽。
对旅游***的认识也是如此。原本不被看重的东西,现在可能就成了有用的东西;过去可能不是什么旅游***,现在可能就成了难得的稀缺***。
现在,到处兴起且异常火热的乡村风情游、田园生态休闲游、森康养休闲度***游等等,很能说明个中道理。这些地方过去一般都是外人不看好,自己愁没有啥***和优势的。没想到土地、森林、荒山野岭、河沟石头等现在都成了旅游开发的宝贝疙瘩。
南召有个石头村,可以说名气很大,河南***王国生今年全省文化旅游工作大会上还特别点赞。可是谁又知道,昔日这里只是一个穷山僻壤的石窝坑,说白了就是石头窝子石头多,也就是这些石头特色村落,经这里农民打造升级改造民宿、农家院等设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到石头村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石头村的农民早已也成了老板级的人物。难怪有专家说,未来的中国“首富”必将在“农业地产”或“生态农庄”行业的名单中产生。
真的是了不起,看看想想就眼气!
旅游业发展需要区位,目标客源市场距离,消费偏好,旅游市场主体发育程度,政策引导力度等等,毕竟上限摆在那里, 自然不会多投入 ,因为更多投入更大的开发, 反而是破坏环境 ,如果有较多水源(例如重庆) ,还有点发展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4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