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或县人民***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相应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城市或县人民***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相应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城市或县人民***所在地镇内的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除以相应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m2/人。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m2/人。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m2/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m2/人。
城市用地规模的计算方法 * * 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在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可以计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即:城市的用地规模=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计算城市用地规模时,用地计算范围应当与人口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宜以非农业人口为准。 ???
?城市用地指标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单位为M2/人,是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经常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较多,城市用地指标有一定的幅度范围。如大城市人口集中,用地一般比较紧张,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比较高,用地指标就较低;而小城市,特别是边远地区小城市,建筑层数低,建筑密度较低,用地较为宽绰。矿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受矿区与交通枢纽的要求,用地指标相应大一些;风景旅游城市主要根据风景区情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不适合使用趋势外推法预测城市用地规模的适宜性。
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
趋势外推法主要适用于线性趋势的预测,而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往往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规划、土地供应等。
因此,仅仅依靠趋势外推法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趋势。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法,如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预测。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和规划。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城市用地规模的计算方法 * * 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在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可以计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即:城市的用地规模=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计算城市用地规模时,用地计算范围应当与人口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宜以非农业人口为准。 ???
?城市用地指标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单位为M2/人,是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经常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较多,城市用地指标有一定的幅度范围。如大城市人口集中,用地一般比较紧张,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比较高,用地指标就较低;而小城市,特别是边远地区小城市,建筑层数低,建筑密度较低,用地较为宽绰。矿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受矿区与交通枢纽的要求,用地指标相应大一些;风景旅游城市主要根据风景区情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4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