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寺古镇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清代的时候,红岩寺镇已经成为今天商州、蓝田、山阳、长安、镇安、柞水六县区行旅途经之地,商贾云集,生产兴隆。沿着石板所砌的小路绕过临街的民房,进入与公路平行的街道,两侧就被古朴的建筑环绕,店铺夹道而设。红岩寺戏楼是这里的人气景点。
这里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避开寒冷的冬天,春夏秋季适宜出游。建议最佳旅游时间4—10月,游玩大概1小时左右。
重庆走沪渝高速南线到石柱县合并沪渝高速,到宜昌市猇亭附近互通转三峡高速去三峡景区。
回到沪渝高速,横穿湖北到达安徽铜陵市,转京台高速到汤口收费站下高速,走汤川路、汤泉路到黄山景区停车场
进入连霍高速,沿连霍高速行驶150.1公里,朝西安绕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阿房宫互通立交桥。
沿阿房宫互通立交桥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35.3公里,朝蓝田/商洛/南阳/山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香王立交桥。
沿香王立交桥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沪陕高速。
沿沪陕高速行驶110.2公里,朝商洛东/商南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沪陕高速。
张邈,字孟卓,他是东汉末末年割据势力之一。在董卓乱政时,他曾参与讨伐董卓,又曾一度归附于曹操,但后来还是背曹而迎吕布为兖州牧。
那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呢?
张邈之所以迎吕布为兖州牧,是和他的两个好朋友袁绍、曹操有关的。
张邈这个人,在年少时就以侠义闻名,他曾助人为乐、倾尽家财。重要的是袁绍、曹操都和他是好朋友。
然而在好的朋友,都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在讨伐董卓时,袁绍被推为盟主,但袁绍为人很傲慢,觉得当上了盟主就可以不可一世了,这让张邈看不惯。他们是好朋友,所以张邈可不管袁绍是不是盟主,就经常责备袁绍。
然而袁绍那时毕竟是盟主了,身份不同的。他对好朋友张邈对他责备很不满,于是就起了***。但他不自己杀,而且让曹操去杀张邈。
然曹操却不愿意做,他说张邈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怎样都要容得下他。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更不能自相残杀了。
这件事后来被张邈知道,张邈对袁绍自然有了顾忌之心,而对曹操也更多的是敬重。
后来吕布和张邈相交一段时间,他们那时很处的来,可谓是惺惺相惜,曾经还拉手立下誓言。然而那时吕布刚好是离开袁绍的时候。张邈和吕布成了好朋友,袁绍自然又不高兴了。
而曹操虽然后来地位尊贵,又曾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但这是后来的事。那时实力最大的还是袁绍。
兴平(公元194年)元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东正徐州陶谦。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下徐州五郡的琅琊郡和东海郡,兵马直指徐州首府下邳,年迈的陶谦打算南逃故乡扬州丹阳郡了此余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操怎么也想不到,就在自己大功垂成之时,他的大后方兖州传来消息,他最亲密的好友张邈和陈宫“背判”了自己,竟然把四处流浪没有立足之地的“豺狼”吕布迎进了兖州。这场变故,史称“兖州之变”。
张邈年轻时以侠义闻名,与曹操时铁磁好友。曹操第一次征徐州,曾告诉家人如果回不来,就去找孟卓(张邈的字)。曹操平安回来后,两人“垂泣相对”,可见两人交情深厚。
兖州刺史刘岱在镇压黄巾军时遇难,在陈宫的游说和兖州各州郡官吏的支持下,曹操才做了兖州牧。而其中主要的支持者就是张邈,鲍信等人。
最早预测“兖州之变”的是陈留人高柔。《三国志.魏书高柔传》里记载高柔对自己乡亲的话:“…曹将军(曹操)虽然现在据有兖州,但这个人志在天下,是不可能居在兖州的。而张府君(张邈)先得志于陈留(曹操入主兖州前,张邈已经是陈留太守了)。我担心他二人会有大的变故出现,诸人不如与我一起离开陈留,避开这场灾难”。
再说张邈与吕布。
吕布在活着的时候,名声没有想象的那样臭。起码在袭击刘备的徐州,进而与袁术凑在一起之前,吕布在整个大汉帝国的名声还是响当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杀了大汉帝国最大的叛逆者董卓。
吕布被董卓余部赶出长安后,四处流浪,穿梭于诸侯之间,他喊出的口号是“西迎天子还都洛阳”。他帮助袁绍解决了硬骨头黑山张燕,要求袁绍给予增兵,理由也是“西迎天子”。
袁绍对迎奉天子不感兴趣,他认为吕布有不臣之心。吕布没有被袁绍干掉,逃脱了。
吕布经过陈留时,张邈主动迎接了他。可见张邈对吕布仰慕已久,而且对吕布的政治主张很是赞同。吕布落难之中得到张邈的厚待,感激不尽。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并“把手共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1427.html
上一篇
恒山美食,恒山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