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地。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从轻发落的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却也是他最为“诗意”的阶段。《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都是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这首《初到黄州》是苏东坡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绪。开篇便是自嘲“平生为口忙”,因乌台诗案“事业转荒唐”。接下来一句却开始赞美起“鱼美”和“笋香”,失意之中还不忘美食,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吃穿住行,吃在排在第一位,所以人生有吃才得有沿续。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有了诗才会有意趣。所以当吃遇上了美食,既有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说到关于美食的诗,其实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苏轼的《惠州一绝》。
1,《惠州一绝》诗的内容及译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惠州一绝》诗的赏析:
我们知道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在宋朝岭南两广一带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大多数迁客逐臣到这里,都会有哀怨嗟叹之辞。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苏轼却不一样,他在岭南一带游玩赏景,时间长了竟有了热爱之情。这首诗就写于苏轼在岭南第三年,到惠州一带,他对这里极为常见的荔枝也产生了喜爱之情,甚至表示如果让自己每天都吃荔枝,他就愿意永远呆在这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3,喜欢的理由:
关于美食的古诗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写的鸡鸭鱼肉等我们常常吃到的东西,而这首诗不一样,它写的是荔枝这种水果。我们知道荔枝这种水果大多产在南方,新鲜的每年五月才开始上市,而且未经保存处理还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所以看到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就会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
结语:综上所述,其实喜欢苏轼的这首《惠州一绝》,并不单单是因为由它可以想到那甜甜的荔枝来,直接口水落地,还是因为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值得去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据说这是苏东坡贬谪黄洲时写的一首诗,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幽默风趣。
在北宋时要四品以上的官才能吃牛羊肉,四品以下只能吃猪肉,(或许也可以吃鱼、鸡啥的)。苏东坡在黄州任副团练使,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副部长,从八品,远远不够吃牛羊肉的资质,只能吃猪肉。
苏东坡乐观开朗,贬谪之中也能自找乐趣,享用美食当然是一种乐趣了。他既能大雅,也能大俗,有一种亲民感。还写过一首巜猪肉颂》,通俗易懂,为世人传颂。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猪肉的做法,猪肉的地位,行情,价值。最后两句充分表迖了作者豁达的人格品质。
今天和吃干上了。这事不赖我,“民以食为天”。
关于美食的古诗词很多,我喜欢其中的两首。
第一首: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写的是春江晚景:几枝桃花灿灿开放,鸭子们在春江中嬉戏,只有它们最先知道江水变暖了。蒌蒿满地,芦芽正短,此时,正是河豚肥美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很美,春光灿烂,生机盎然。里面提到的美食:河豚。
据说河豚味极美,每年都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品尝它的鲜美。因为它的内脏有剧毒。可有许多人不惧,可见河豚很好吃。
这里就不得不提苏轼和陆游两个吃货了。
苏轼最好的美食诗词当属这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路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斜风细雨的天气,烟笼着柳树和沙滩,洛水远远的流入淮河。伴着新煎的香茶,时令的鲜蔬,人生最美的还是清淡的滋味啊!
这首词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作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近五十岁了,少年时名动京师,中年时下地方任政,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人生的滋味已经被苏轼咂摸出大半了。这首词,既是写美食,又是语人生。
苏轼这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几遭贬谪的他一辈子都在行走,脚步遍及九十多个城市,他把“吃货”的精髓发挥到极致,走到哪吃到哪。
在黄州他做《猪肉颂》: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在海南他吃荔枝:
蔬食戏书
宋 · 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贵珍讵敢杂常馔,桂炊薏米圆比珠。还吴此味那复有,日饭脱粟焚枯鱼。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躯。膻荤从今一扫除,夜煮白石笺阴符。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