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馐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八珍是我国传统菜肴中八种珍贵食品,起源于周代。历朝历代均有八珍其中包括近代八珍。
迤北八珍(即元代八珍),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迤北八珍是醍醐(精制奶酪)、沆(有人认为是马奶酒,也有的人认为是獐)、野驼蹄、鹿唇、驼乳糜(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可能是紫羊的奶汁)和玄玉浆(马***)。
元代由蒙古族建国,所以美食多为牛羊牲畜等,与当时蒙古族人的豪放彪悍相得益彰。元代是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朝代,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伴随着民族的大融合,饮食文化也出现出南北交融之态度。并且元代的饮食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稻米以江南最盛,当地居民以稻米为主食。肉类中,羊肉最为重要。朝廷举行宴会,主要供应羊肉;民间食肉,也普遍食羊;送礼的佳品也以肥羊为上。猪肉占有一定的比例。元代对宰杀牛马严加控制,因此牛肉、马肉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比例不大,野生动物亦占有相当比例。
“八珍”原指八种珍贵的食物!后来又指八种稀有而又珍贵的烹饪食材!具体所指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变化而不同!
八珍的最早提法源于《周礼:天官冢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中国历代“八珍”的内容各不相同!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代八珍又称为“蒙古八珍”或“北八珍”!
1.醍醐(精致奶酪)
奶酪是指动物奶中的蛋白质,去除奶清,使之发酵成熟的食品!
2.麝沆(马奶酒或者獐)
马奶酒就是用马奶发酵酿制的酒!
獐子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之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被称为“香獐,土麝”!
3.野驼蹄(野骆驼的蹄子)
野骆驼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世界仅存不到一千只!
4.鹿唇(野鹿的嘴唇)
5.驼乳糜(用骆驼奶做的粥)
感谢悟空诚邀。因为对此不是特别了解,特意去查了下资料。
元代时期
根据历史,元代是能蒙古族建立的。所以,元代时期的美食“八珍”,也可以称之为蒙古八珍。是用于高级宴席的八种佳肴。为古代蒙古族的一种宴饮风俗。在元代,蒙古八珍是由宫廷专职御用厨师制作的。
是蒙古大汗每年六月三日举行诈马宴,八月举行马***宴会的御用膳,也用于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典荣。
八珍包括:醍醐、夤沆、野驼蹄、鹿唇、麋、天鹅炙、元玉浆、紫玉浆
醍醐:为乳酪上面凝聚如油的精品。也可以理解为是高级奶油。
夤沆:为麋即獐的幼羔。
野驼蹄:骆驼的蹄子,与熊掌齐名。
鹿唇:犴唇
麋:小麋鹿的肉
天鹅炙:烤天鹅肉
元玉浆:马奶,在元代时期,蒙古人不分上下,日常饮用,供奉神佛,举行飨食,都是离不开马奶的。
紫玉浆:则指西域葡萄酒。
八珍,顾名思义就是八种珍贵的食物(原料),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提及,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八珍的说法,不过指代实物略有差别。元朝的蒙古人是马背民族,早期的饮食习惯“其食肉而不粒,猎而得名”,以吃牛羊肉和奶酪为主,以葡萄酒为美味佳酿。烤羊肉、烤全羊、烤骆驼最为出名。美食中“八珍”的影响最大,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称;“所谓八珍,则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
解释下: 醍醐,精致奶酪,乳酪上面凝聚的那个精油,取佛教“醍醐灌顶之说”;麆沆,即麋鹿,或是幼獐;沆,有人认为是马奶酒,也有的人认为是獐;驼蹄,与熊掌齐名,驼乳糜,就是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肉。紫玉浆,即西域葡萄酒,或者紫羊的奶汁,玄玉浆,即马奶汁。可以看出基本都是野生动物,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导致的饮食风格。
说两个现在能比较容易见到和品尝到的:
1. “驼蹄”是西北地区的一道名菜,食材珍贵稀少,其加工的“驼蹄羹”从唐朝开始,就在敦煌、酒泉一带流传,工艺讲究,突出葱、姜和胡椒的味道,还与菌类蔬菜相佐,延续至今。我在陕西尝过,其实别人不告诉你并不清楚是驼蹄,像养生汤的感觉,味道不错~
2.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一定会有主人准备好的马***酒呈现在眼前,托在长长的哈达上,表达诚挚的热情(这个时候必须喝掉这个酒,要不就被认为瞧不起人)。想想,这可是当年的八珍之一,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饮品,忽必烈用它来犒赏有功之臣。其实这个酒原产地是西域的奄菜(就是古西域的康居国家名),元朝属于钦察汉国,在今天的咸海至里海一带,随着丝绸之路传入,成为游牧民族最爱的酒品之一。
文/GSN
悟空你好:元代的入珍也叫迤比八珍,陶宗仪《辍耕录》说,这八珍是醍醐(精制奶酪),麆吭(有人认为是马奶酒或者是獐),野驼蹄,鹿唇,驼乳糜(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可能是紫羊的奶),玄玉浆(马奶汁)。史料记载八珍原指八种珍贵的食物,后来指八种稀有而珍贵的烹饪原料。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最早八珍的提法见于《周礼.天官》,珍用八物,八珍之齐。其具体内容据注文指《礼记》所列;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珍(酒糖牛羊肉),熬珍(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膋(网油烤狗肝)八种食物(或者是八种烹调方式)。另说珍用八物是指马牛羊鹿狗狼豕(猪)麋。将八珍指为原料见诸文字的是北宗元年间的《碑雅》,明代八珍见诸于张九韶的《群书拾唾》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和酥酪蝉。清代八珍有参翅八珍,山八珍,水八珍,满汉全席的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动物八珍,海味八样。民国以后饮食行业因地而异,品种更加丰富,因而分上中下三八珍,品种与上大同小异。到了现代,其中很多动物都成为国际保护动物,明今禁止食用已不能列为八珍了。
吃的。
元朝时期,主食为水稻。北方喜好面食,南方喜好水稻,元朝统治者思想非常远见,想要统一全国,除了占领领土,还需要长期生活呀,于是下令,让百姓提前适应中原美食,就这样北方少数民族也兴起了吃米饭,据说在各个部落,关于粥的吃法就有二十多种,其中有一道羊骨粥还成为了宫廷御膳。
以米饭为主的当今,不得不说,元朝统治者的这个决断影响深远。也因为元朝大部分都喜好吃米饭,全国种水稻都多了,尤其是土地肥沃的江南,粮仓之地产量更加丰厚。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制作时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呈浅***,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谣传大多信二迷八,无根无据,许多传闻可能会在乡间野史中寻的一二踪迹,亦或是豌豆黄,芸豆卷创作人借慈禧将美食渊源丰富了起来,所以说清明明朝都行,都是我们五千年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板栗中含有大量淀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宝宝大脑发育很有好处。做成栗子羹后香气袭人,酥糯香甜,是宝宝非常喜欢的食物。
关于栗子羹,有人说是天津的特产,有人说是北京的特产,上海也有栗子羹,阿星仔细查了查,个人感觉,栗子羹可能是中华大地上早已留传下来的美食粥品,种类丰富,酥甜可口,美味怡人,只因寻常百姓家因栗子较贵,食用较少。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