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五、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曲坛乡,是青海省唯一的明代早期官式群组建筑。
七、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八、炳灵寺,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
九、法幢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山公园南禅寺旁边,是青海省最大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寺。
十、玉佛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是甘肃省著名的汉传佛教寺院。
塔尔寺
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西宁大佛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教场街东南端,是藏传佛教的古刹,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圣地。
法幢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山公园南禅寺旁边,是青海省最大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寺。
广惠寺
原名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官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位于西宁大通县东峡乡衙门庄村北侧,距县城桥头镇30余华里。
海宝塔寺
历史上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坐落在银川老城北郊的海宝塔寺内,离城两公里许。
我父母是五十年代初期响应支援大西北建设去的兰州,那时候有一座西北大厦,实际上只是一座只有两层的小楼,还有就是黄河铁桥算是宏伟气魄。那时候的街道多为土路,公交车竟是一辆卡车改装的,虽然兰州地下水丰富,但是苦咸水,盐碱度很高,吃的用的水取自黄河,但没有自来水,都是当地农民用毛驴驮着两桶从黄河取出的水叫卖,两角钱一担,家里还的备两口水缸,因为水太混浊,需要用明矾净化沉淀,等水清了将清水导进另一口缸再用。
大家都忽视了一栋建筑,那就是甘肃省文化厅的前办公楼,座落在省***礼堂东侧的这幢建筑完全由前苏联人设计建造,分主楼和群楼成L型相连接,主楼由多根落地式大柱子排列组成,勾勒出半圆的主楼外型,窄体拉长标高的窗户和整体楼型体现了强烈的欧式建筑风格,气势相当恢宏,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甘肃所有遗留的前苏联建筑里,省文化厅的前苏式建筑是最具典型俄罗斯风格和建筑特色的,现在依存的兰州饭店也无法望其项背…!说了这么多,有些人该问了,省***礼堂东侧目前只是一栋玻璃幕墙式的高层建筑,没见你所描述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啊?是的没错,我所描述的那栋建筑已经永远消逝在记忆当中了,省文化厅在九十年代末与开发商合作已将那幢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拆除开发,当时***民工不断要求加钱,称从来都没遇上过这么结实的楼,拆不动啊!
解放初期兰州并无“十大建筑”的说法,当时兴建的建筑主要有兰州饭店、省委大楼、省***办公大楼、民航大厦(东岗西路)、电信大厦、邮电大楼、兰州建委大楼(西关什字)、铁路局的三大殿(包括铁路局办公大楼、铁路第一勘查设计院)、西北民大建筑群、友谊饭店前楼、省博物馆等。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些建筑都是鹤立鸡群,相当宏伟。兰州饭店、友谊饭店、民航大楼都曾上了建筑学报和全国各大报刊。上世纪50-70年代,兰州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建设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兰州现象”,但现在那样辉煌的时刻一去不复返了,80年代兰州就开始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兰州落后了近30年,好在国家现在开始重视“一带一路”的发展,兰州目前一些新的基建项目也陆续上马,包括地铁一号线、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