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同处东南。一般而言,分界与今之江浙两省省界相当。东端在上海金山区,如今枫泾古镇中还遗有一道界沟,沟之北为吴,沟之南为越。沟旁立碑,注志甚祥。向西有吴江市汾湖,同为吴越分界,北侧吴江属吴,南侧嘉善属越,因此汾湖古称分湖。至今留有“胥滩古渡”等春秋遗迹。再向西有太湖,又是吴越分界,苏锡在吴,湖州在越,鼋头渚摩崖石刻“包孕吴越”当是此指。由此看,嘉兴应在越地。这大致是阖闾伐越前的情形。
2. 但是,国界往往随着国势的消长而移走。待到夫差伐越的时候,两国的分界已推到钱塘江边,整个杭嘉湖地区尽入吴手。网友不问收获所论,正是这一时期。我以为,当时杭嘉湖的实际地位,与32年后的东北、37年之后的上海相仿佛,虽然膏药旗满街飘,但终究不是日本国土。客观而论,这样的地域称其为“军事占领区”比较贴切。
3. 越王勾践善用计谋,更会装孙子,以金钱美女贿赂吴国君臣。吴王夫差上当受惑,多次 以封赐的形式发还越地,待到勾践伐吴时,两国分界已基本恢复到旧样。
此后越灭了吴,再后来楚灭了越,最终秦灭六国
乌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场、吴越两国的分界线
吴国在乌墩据兵抵越,越国在青墩引兵抗吴,隔车溪河对峙,吴越之争的一些经典战事就发生在这里,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槜李之战,留在成语典故和史记之中了。春秋无义战,天下竞交兵,却使乌镇迎来第一个发展期。
春秋后期,吴国被越国吞并,战国中后期,楚威王灭越国,越国又被楚国吞并。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期,而吴越争霸史,也是春秋战国最脍炙人口的一章。关于吴越争霸这段历史,相关题材书籍、***都有不少,相信大家基本上也都耳熟能详。所以就简单介绍一下吴越最后结果的大致脉络。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争霸,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晋国处于内乱,秦国正在发展,吴越两国还是小国。齐桓公死后,楚国变得咄咄逼人,击败了宋国,不料晋文公时期晋国强盛,又击败了楚国。
在晋文公登位之前,秦国已经开始威胁到晋国。秦晋表面是亲家,实则为利益争夺者,秦晋之间互相大战。当时晋国的实力是可以与秦国对抗的,但在公元前578年晋国伐秦时,却调动了诸侯一起攻打秦国,其主要原因就是防楚国抄其后。
而晋楚之争围绕着整个春秋中期,进行了百余年,谁也无法吞并对方。公元前585年,晋国与吴国往来,谋划夹击楚国。于是,吴楚之间大战连年,吴国任用孙武、伍子胥,逐渐强盛,连续击败楚国。公元前506年,吴军攻克郢都,楚昭王逃亡。秦国发动大军援助楚国,昭王回到郢都。
吴楚最后一次大战是公元前504年,此战之后,楚国元气大伤,无法再战。而此时的秦国势力早已衰退,齐晋两国内乱,各国都无力再战。为了防止吴国再来攻打,楚国想到了一个办法:培植越国,对抗吴国。
而此时吴国雄心勃勃,想要先平东南,再争霸中原,于是吴越大战。这一期间,中原各国都遭到了吴国的侵扰。最终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的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成为最后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2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