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10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市人民***驻地为虞山镇。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常熟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1′~31°50′,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1],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解放初期,常熟境内县、市两种建置并存,常熟县城区设常熟市,至1958年4月,常熟市撤销,市境归常熟县。1983年3月,撤销常熟县建置,以全境改设为常熟市。[2]
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6.87万人(2016年末)[3],下辖建制镇9个、街道办事处2个、林场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专业市场和旅游度假区各1个[4],拥有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
现有10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市人民***驻地为虞山镇。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常熟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1′~31°50′,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1],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常熟,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解放初期,常熟境内县、市两种建置并存,常熟县城区设常熟市,至1958年4月,常熟市撤销,市境归常熟县。1983年3月,撤销常熟县建置,以全境改设为常熟市。[2]
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06.87万人(2016年末)[3],下辖建制镇9个、街道办事处2个、林场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专业市场和旅游度***区各1个[4],拥有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大陆经济最强县级市之一。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常熟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由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常熟市东北濒长江,与南通市隔江相望,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常熟下辖8个镇、6个街道,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熟市常住人口为1677050人,占苏州市的13.16%。
常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为5A级旅游景区。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常熟市位于中国县域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和航运中心城市的前列。201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县。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社科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4。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2022年9月5日,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发布,常熟名列其中。
2019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