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正文

大余美食,大余美食有哪些

  1. 赣州市大余县有哪些特色美食?
  2. 赣南南康荷包胙是个什么样的美食?
  3. 大余烫皮米浆调配方法?
  4. 正宗的客家小吃都有哪些?

赣州大余县有哪些特色美食

我的家乡大余,有很多特色美食!首先是荷包胙,它是喜事跟过节必吃的一道硬菜!还有南安板鸭,据说霍英东先生都拿来作手信送人!再者是烫皮,这种美食也是喜事餐前必上的一道零食!剁辣椒,霉豆子,霉豆腐,酒糟魚,芋荷辣椒,杂菜,每家都要做!春节必做的客家酿豆腐,黄元米果,炒米,油糍,蓝花根,锅巴米果,客家酿米酒,铁勺米果!农村的美食吃不完!

赣南南康荷包胙是个什么样的美食?

荷包胙,又称“荷包肉”,“状元菜”。

南康荷包胙与南安府“戴状元”有关。相传,乾隆时大余人士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因为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后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经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肴。

大余美食,大余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可取的是,“状元席”散席后,戴状元考虑到那些在家无法参加宴会的人(主要是妇老残幼),就请赴宴的人用荷叶把宴席上未吃完的“荷包胙”、“头牲”(指鸡鸭肉块)、“炸鱼”等“折”回家去让家人品尝。此举因而形成了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在赣南地区,凡是有谁家里遇上个红白喜事,酒桌上都会有这道在赣南人心中 赫赫有名的家乡菜。小编也是从小时候的记忆,就对这道菜印象很深。

荷包胙”的制作讲究色香味形。赣南地区每个地方的做法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其主料是切成方块的猪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盐、酱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鲜汤等做调料。制作时要注意把这些搅拌均匀,还要腌上1个小时左右,再用2至3张干荷叶包扎成下圆上尖的“状元帽”形状,最后上甑蒸上3小时左右即成。

大余美食,大余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代在变化,现在越来越难吃到 挺好吃的 荷包肉了。人情味也变了。

大余烫皮米浆调配方法?

大余烫皮米浆是一种传统江西特色美食,以下是制作大余烫皮米浆的一般调配方法:

材料:

大余美食,大余美食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200克糯米

- 适量开水

- 适量盐

- 适量葱花、香菜末等可选调料

步骤:

1. 将糯米粉放入一个容器中。

正宗的客家小吃都有哪些?

低调而实惠,盛器较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一般情况下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而已,吃起来会有一番情趣甚至惊喜,无关主食,不带充饥功能,基本是正餐以外的行为。但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就是充饥 😂

艾叶糍粑是客家人比较喜欢的小吃之一,甜、糯、软是主要特征,艾叶糍粑包含了客家人对家人美好的祝福,对未来的憧憬,客家小吃最经典不仅有艾叶糍粑,还有炸豆腐、年糕、炸芋圆、算盘子……

当然客家人最传统的,是汤丸和悬挂花灯笼。汤丸有咸与甜两种,取"团圆"的好兆头,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自古民以食为天,餐饮是和人类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产业,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尤其是地方小吃,传统的路边摊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原本路边一元不起眼的“小吃”到现在独立品牌价格翻番,甚至有的有着和正餐相同市场地位的小吃,从地方传到全国,从全国进入国际市场!

小吃不再“小吃”


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如正月元宵节客家人吃汤丸,汤丸取“团圆”的好兆头。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糯米制作成各式糕点称之为粄。如发粄,把酵粉放入粄浆里蒸,粄面隆起而分裂,意为“笑”,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再如清明节用艾草做成的艾粄。

过年粄

1、过年粄(年糕或称糖糕)

制作过程:

①、大米泡水后晾干,碾成粉末,晒干备用。

②、用干净盆器盛取适量大米粉末,微热油锅中加白糖熬成稠状,倒入粉末,用筷子迅速搅动使热量四处扩散,加入红塘、开水和捣碎的花生、陈皮等,最终搅至糊状。

③、取一铜盘,洗净擦干,表面涂上一层花生油,将米糊倒入,上蒸锅蒸熟后,表面撒上事先炸过的芝麻即可食用。

有些蒸制年糕的高手能把年糕蒸至晶莹剔透,犹如琥珀,花生、杏仁一类干果完全烂熟其中。食用时配以茗茶,味道更佳。

炸角子

2、炸角子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少不了要做角子,其做法先把芝麻、花生、白糖、椰蓉搌成干馅放在碗里备用,把一定比例的面粉、鸡蛋、白糖、猪油加入少许水不断搅拌,再用面杖压成饺子皮样(与北方包饺子相似),把干馅放入面皮捏成饺子样放入油锅炸熟捞起,待冷却后装入坛里避免受潮密封起来,待节日时启用。油果和麻花的是事先把搅拌好的米粉捏成长稚形、条形和圆形,其油炸做法和装坛过程与角子相同。

客家菜传统的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还有

全猪 主要有选用猪最“精华”的八个部位的肉堡成全猪汤,蒸猪红、猪杂,红烧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腌酸菜。这种吃法类似往时,客家人一年到头在春节杀猪时才有的口福。

全牛是吃牛肚岗、牛百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这里吃的牛百叶没有去掉上面的黑膜,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什么都有,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当主菜的煎酿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酿豆腐、炸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豆腐乳等等。野生的桂花鱼、鳝鱼和石鲶鱼仔,肉坚滑、味清甜,不带泥,或蒸或炖或煎都很好吃。水蒸鸡家养或在山上用虫草谷物群养的鸡,整只放在锅里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块趁热吃,十分鲜甜滑嫩。

我是爱做手工的Nina,让我这个地道的客家人告诉你客家小吃有什么。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让我想到家里的仙人粄,天热的时候来一碗是十分爽快的事。我们一大早起床都会来碗腌粉面加点葱花炸蒜子,配上一碗肉丸汤或三鲜汤开始一天的生活。不想吃这些可以来个味酵板,这东西厉害了,可甜可咸可炸,觉得麻烦直接粘点白糖吃起来沙沙响也是一种风味。都不喜欢的来个甜粄、发粄、萝卜糕……